10年專注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智能化研發 !
慢病隨訪箱通過整合多種技術手段和功能模塊,從數據采集、對比分析、趨勢預測以及多維度評估等方面,全面且動態地評估患者病情變化情況。
1、數據采集與記錄
基礎生理指標測量:慢病隨訪箱配備了多種常用的檢測設備,如電子血壓計、血糖儀、體重秤等。村醫在隨訪過程中,可以使用這些設備快速、準確地測量患者的血壓、血糖、體重等基礎生理指標,并將測量結果自動記錄在隨訪箱的系統中。例如,對于高血壓患者,每次隨訪時都會測量其血壓值,系統會將不同時間點的血壓值進行整理和存儲,形成患者血壓變化的動態數據鏈。
癥狀與體征記錄:隨訪箱還支持村醫記錄患者的主觀癥狀和客觀體征,如頭痛、頭暈、乏力等癥狀,以及水腫、皮疹等體征。村醫可以通過文字描述或選擇預設的癥狀選項,將患者的相關信息錄入系統。這些癥狀和體征的記錄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而不僅僅是依賴于生理指標。
2、數據分析與對比
縱向數據對比:隨訪箱系統可以對患者不同時間點的生理指標和癥狀記錄進行縱向對比分析。以糖尿病患者為例,系統會將每次隨訪測量的血糖值進行排列,生成血糖變化曲線圖。通過觀察曲線圖,村醫可以直觀地看到患者血糖在不同時間段的變化趨勢,判斷血糖控制是否穩定。如果血糖值呈現逐漸上升或下降的趨勢,或者出現較大的波動,村醫就可以及時發現病情的變化,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與正常范圍對比:系統會將采集到的患者生理指標與相應的正常范圍進行對比。例如,對于血壓值,系統會自動判斷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是否在正常范圍內(收縮壓 90 - 139mmHg,舒張壓 60 - 89mmHg)。如果患者的血壓值超出正常范圍,系統會給出提示,并標注超出的程度。同時,系統還可以將患者的指標與同年齡、同性別、同疾病類型的正常人群數據進行對比,評估患者在群體中的健康水平。
3、趨勢預測與預警
病情趨勢預測:基于采集到的歷史數據,隨訪箱系統可以利用數據分析算法對患者的病情發展趨勢進行預測。例如,對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系統可以根據患者的肺功能檢測數據、癥狀記錄等,預測患者未來一段時間內病情加重的風險。如果預測結果顯示患者病情有加重的趨勢,系統會及時發出預警,提醒村醫提前采取干預措施,如調整治療方案、加強健康指導等。
風險評估與預警:系統還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數據和相關信息,對患者發生并發癥或其他健康風險進行評估和預警。例如,對于高血壓患者,系統會綜合考慮患者的血壓水平、年齡、血脂、血糖等因素,評估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果風險評估結果較高,系統會發出預警,提醒村醫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并加強相關的健康教育和干預措施。
4、多維度綜合評估
生活習慣評估:隨訪箱系統可以記錄患者的生活習慣信息,如飲食、運動、吸煙、飲酒等情況。村醫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對患者的生活習慣進行評估,分析生活習慣與病情變化之間的關系。例如,對于糖尿病患者,如果發現患者近期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同時血糖值出現上升趨勢,就可以判斷不良的生活習慣可能是導致病情變化的原因之一,從而給予患者針對性的生活習慣調整建議。
用藥依從性評估:系統可以記錄患者的用藥情況,包括用藥種類、劑量、用藥時間等信息。通過分析患者的用藥記錄,村醫可以評估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如果發現患者存在漏服、錯服藥物或自行調整用藥劑量的情況,就會及時與患者溝通,了解原因,并給予正確的用藥指導,以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從而更好地控制病情。